总体上,今年上半年,在国内外形势比较复杂的情况下,我国经济增长保持了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主要宏观经济指标运行在合理区间,经济结构在优化调整。
半年报数据亮点如下:
农业生产形势较好——上半年,种植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9%,增速比一季度回落0.5个百分点。全国夏粮总产量14174万吨,比上年增加293万吨,增长2.1%,与历史最高年(2017年)持平。
工业生产基本平稳——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0%,增速比一季度回落0.5个百分点。6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3%,增速比5月份加快1.3个百分点,环比增长0.68%。
服务业较快增长——上半年,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7.3%,比一季度回落0.1个百分点;其中6月份增长7.1%,比5月份加快0.1个百分点。
市场销售稳中有升——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5210亿元,同比增长8.4%,增速比一季度加快0.1个百分点。6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878亿元,同比增长9.8%,比上月加快1.2个百分点,环比增长0.96%。
投资增势基本平稳——上半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299100亿元,同比增长5.8%,增速比1-5月份加快0.2个百分点,比一季度回落0.5个百分点。其中,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增长13.5%,增速比全部投资快7.7个百分点。
进出口增速略升——上半年,货物进出口总额146675亿元,同比增长3.9%,增速比一季度加快0.2个百分点。其中,出口79521亿元,增长6.1%;进口67155亿元,增长1.4%。进出口相抵,顺差12366亿元,同比扩大41.6%。
居民消费价格涨势温和——上半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2%,涨幅比一季度扩大0.4个百分点。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上涨0.3%,涨幅比一季度扩大0.1个百分点。
就业形势总体稳定——上半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737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67%。
居民收入增长快于经济增速——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294元,同比名义增长8.8%,增速比一季度高0.1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5%,比经济增速高0.2个百分点。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研究所所长孙学工在解读数据时表示,上半年经济数据的一个突出亮点是,6月份最新数据显示,工业增长、投资、消费等主要数据都出现了明显好转,体现了积极向好的最新态势,也说明市场信心在逐步恢复和增强。
固定资产投资方面,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299100亿元,同比增长5.8%,增速比1—5月份提高0.2个百分点。从环比速度看,6月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长0.44%。其中,民间固定资产投资180289亿元,同比增长5.7%,增速比1—5月份提高0.4个百分点。国有控股同比增长6.9%,相比上月回落了0.3个百分点。
“总体来看,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企稳回升,符合预期,制造业和基建双双企稳,显示出政策刺激经济的效果开始显现。”申万期货宏观分析师金硕在接受期货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整体来看,投资回升的速度仍比较温和,两个方面的原因决定了投资增速的回升不会很快。一方面是减税政策长期性的体现,另一方面是专项债发行后的作用效果也有一定时滞。因此,在整体局面变化不大的情况下,预计7月份固定资产投资仍会温和回升。
房地产投资延续回落
数据显示,房地产开发投资方面,今年上半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61609亿元,同比增长10.9%,增速比1—5月份回落0.3个百分点。其中,住宅投资45167亿元,增长15.8%,增速回落0.5个百分点。住宅投资占房地产开发投资的比重为73.3%。
金硕表示,总体来看,房地产投资继续小幅回落。进入5月份以来,有些地区房价上涨出现加速的苗头,政府加大了对于这些地区的调控力度;近期,发改委对于房企外债的发行颁布新规,进一步限制房地产企业的融资,对于房地产投资产生负面影响。
“但是,库存较低和户籍制度的放宽会对住房的需求形成支撑。因此,地产的销售仍会保持相对的稳健。综合来看,短期之内,房地产投资的增速可能继续延续温和的下降趋势。”
一德期货宏观分析师肖利娜对记者表示,在土地成交减少及商品房销售负增长持续下,二季度新开工面积增速已呈现放缓,在三季度增长或继续存压,这将制约施工面积增速,进而对建安工程增速恢复形成阻碍,加上土地购置费用的滞后回落对房地产开发投资的抑制作用也仍在,房地产投资增速回落调整下半年仍是大概率事件。
工业生产阶段性回升有望延续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0%,增速比一季度回落0.5个百分点。6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3%,增速比5月份加快1.3个百分点,环比增长0.68%。
金硕分析认为,工业生产本月大幅回升,政策刺激效果显现。 分三大门类看,6月份,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3%,增速较5月份加快3.4个百分点;制造业增长6.2%,加快1.2个百分点;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6.6%,加快0.7个百分点。
“分行业看,本月促成整体增速反弹的主要因素来源于上游的原料制造业和基础设施相关的铁路等设备的制造业。其中,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13.7%,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12.9%,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增长14.5%。”金硕说。
金硕认为,政策带动下的工业生产阶段性回升仍有望延续,但会回归到温和增速水平上,原因在于外部需求偏弱的情况下,下游相关行业的生产增速仍不会太高;此外,政策力度基本已经在政府计划的范围内打满,调控政策政策只是托底经济而不是推升经济。总的来说,预计工业增加值会维持在6%左右的水平。
下半年经济下行压力仍存
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新闻发言人毛盛勇表示,今年上半年,在国内外形势比较复杂的情况下,我国经济增长保持了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主要宏观经济指标运行在合理区间,经济结构在优化调整。主要表现为以下四方面特点:
一是三次产业持续发展,农业的生产形式比较好,工业增长基本平稳,服务业继续保持比较快的增长;二是三驾马车运行平稳,消费的增长总体加快,投资增速在趋稳,净出口的形势好于预期;三是三大民生表现较好,就业总体平稳,物价基本稳定,工业品的出产价格保持小幅上涨,城乡收入的差距在进一步缩小;四是三个结构继续优化,产业结构在优化,需求结构也在优化,投资的结构也呈现优化的趋势。
毛盛勇还指出,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依然复杂严峻,全球经济增长有所放缓,外部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国内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较突出,经济面临新的下行压力。
在肖利娜看来,下半年,经济依旧缺乏有效内生增长动力,加大稳投资促消费逆周期调节政策是稳定经济的主要调控手段。三季度地方债发行及基建投资预期企稳而四季度或有减弱,另外房地产投资在拿地、新开工及资金压力下,高增速或将迎来拐点。制造业受产能周期及企业利润缩减影响,边际回落压力持续存在。
中泰证券认为,GDP当季同比增长6.2%,较一季度回落0.2个百分点。但6月数据出现回升迹象,投资、消费均呈现短期修复迹象,出口对经济增速的贡献进一步拉大。短期政策有望保持战略定力,“托+改”组合有望延续。其中,宏观政策注重“托”,确保经济平稳。结构政策注重“改”,如“三去一降一补”中的去产能、降成本、基础设施补短板有望发力,混合所有制改革,推进水、石油、天然气、电力、交通、电信等领域价格改革,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结构性机会有望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