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近日美国农业部公布的7月份供需报告调低了美国大豆产量预测值,单产从上月预测的49.5蒲式耳/英亩下调至48.6蒲式耳/英亩,期末库存调低至7.95亿蒲式耳,低于6月预测的10.45亿蒲式耳,根据本次供需报告的预估,美豆供应的压力将有所下降,支撑美豆和国内菜粕价格上涨。其次,菜籽压榨量下降,部分油厂菜籽原料不足,且当前正处于水产消费旺季。第三,最新气象预报显示,未来两周,美国大豆主产区温度将会进一步上升,降雨稀少,引发市场担忧。最后,过去一周,中美贸易谈判没有实质消息,特朗普抱怨中国没有大量采购美国农产品,且美国批准对台军售。
国投安信期货农产品分析师董甜甜表示,中美高层会晤后经贸关系的短期预期转好了,市场对菜系担忧的程度大大降低了。豆菜粕3月以来一路缩减的单位蛋白价差才有动力慢慢触底反弹。但实际上经贸状态没改变,大豆三季度到港预计分别是940—950—880万吨,比去年同期都高,而菜籽7—8月到港12万吨,去年同期94万吨,两种油籽国内供给面一个宽松一个紧张,因此,随着时间的拉进,经贸关系短期缓和的概率越低,8月前的油籽供给面分化会延续,豆粕高库存、菜粕低库存持续,菜系还是要偏强一些。
首创期货分析师认为,从成本端来看,美豆的再度炒作和南美升贴水的坚挺表现推动进口大豆成本走强,对于国内豆粕价格的成本驱动趋于强化。从需求端来看,近期的价格上涨或刺激阶段性的补库需求继续发酵,阶段性形势有利于豆粕价格振荡走强。
据我的农产品网监测,截至7月12日,国内华东地区豆油、棕榈油商业库存环比分别增长2.89%和5.23%,菜油商业库存尽管增幅相对较小,但也环比增加0.09万吨,增幅0.35%。相比之下,苹果主力上周五短暂突破9800元/吨之后,振荡回落,周一收盘小幅收跌0.48%。业内人士认为,尽管新季苹果开秤价走高仍支撑苹果近月偏强,但应季水果上市的冲击仍令苹果现货需求承压,也限制期价走高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