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原油市场可谓多事之秋,自从5月2日伊朗制裁豁免终止之后,中东地区就连续不断出现地缘动荡事件,多次的油轮遇袭升级到美国无人机被击落,眼看中东冲突要升级。众多的影响因素下会如何演绎来影响市场呢?
伊朗问题会升级为战争吗?
近几日整个市场都在关注这次引发油价暴涨的伊朗打飞机是否会升级成战争层级,对于这一点我们已经在期货日报第一时间发表了《“擦枪走火”!伊朗击落一架美军无人机,地缘紧张局势撩拨市场神经,油价飙涨》详细解读,感兴趣的投资者可以去搜索查阅,我们认为伊朗击落美国的无人机是“报复行动”。伊朗此时的强硬,是在向美国的抗争,在美国不断向中东增兵之后,伊朗必须以强硬的姿态展现实力,否则步步紧逼的美国将会彻底拖垮伊朗。那么短期美伊之间又是否会发生全面战争呢?能源研发中心认为,大概率不会。伊朗已经忍耐了很久,最高领袖哈梅内伊已经反复强调了伊朗立场,伊朗不会与美国开战,但也不会与美国之间进行谈判。显然在道义层面伊朗制裁问题,中、俄、欧盟都不同程度的反对美国对伊朗的处置方式,美国在国际上处于被动,伊朗的拖字诀就是其重要武器。而美国看起来也并不想陷入战争,从事件发生之后美国方面的反应来看,对于无人机被击落的事件,美国总统称伊朗犯了一个非常大的错误,但之后对记者表述的时候,言语更加的和解了一些,他认为是伊朗某些人无意之举。相对于战争,美国政府迄今倾向于施加经济压力。
另外,美国及新加坡炼厂爆炸事件的影响,据路透社的报道据美国媒体报道美国东海岸最大、最古老的炼油厂,全美规模排(Philadelphia Energy Solutions 简称 PES)在美国东部时间6月21日凌晨4点左右发生爆炸。费城能源解决方案公司炼油厂每天处理335000桶原油,爆炸消息一出直接大幅推升了美国的汽油价格,在汽油价格大涨带动及爆炸引发的市场紧张情绪下原油价格也跟随走高。但事后做理性分析不难看出炼厂事件是利多成品油而利空原油市场的事件。因此对于炼厂爆炸对市场的提振还需继续观察,显然事件发生第一时间市场还是由爆炸带来的紧张情绪占主导,但随后市场是否会关注评估此事件对原油加工量的影响需要进一步观察。
OPEC+7月会议能带来多大的利好?
根据6月11日发布的BP世界能源统计年鉴,OPEC去年占全球石油产出的比重降到41.5%,创下2003年以来最低。分析人士认为由于OPEC减产,且美国制裁伊朗和委内瑞拉,今年在减产背景下,尤其是沙特的超额减产更是会导致OPEC的市占率今年肯定会进一步下滑,将触及2002年以来最低水平。如果进一步下降,那将创1990年以来最低。数据显示2018年OPEC的整体产出较2008年仅增加200万桶/日,增幅为5%,而OPEC以外产油国在这段期间的产出则是增加960万桶/日,增幅达29%。
从目前发展趋势来看OPEC+会议达成延续减产协议是预期中的结果,问题是OPEC整体市场份额已经降至如此低位,继续大幅减仓的动力和稳定性都存疑,如果还是维持120万桶/天的减产量不对对市场的提振力度将有限,市场更期待超额减仓的行动,如果油价在会议之前持续反弹这将降低部分国家继续减产动力,对会议达成一致产生不利影响,相反一旦再出现俄罗斯等国家摇摆,不排除反而会让市场出现失望情绪,利空油价。
INE原油期货开始在原油市场上发出中国声音
日前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国际能源安全研究中心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出版的《世界能源蓝皮书:世界能源发展报告(2019)》在京发布。蓝皮书预计,上海原油期货有望打造亚洲原油定价的基准。蓝皮书指出,上海原油期货的推出,不仅可推动中东地区原油定价体系趋于完整,也可弥补亚太地区原油定价的空白,提升我国石油定价体系的国际话语权,推动逐步消除价格差别和劣势,使我国进口原油的支出成本得到控制,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国际油价大幅波动对我国经济产生冲击。
INE原油期货从上市初期锚定国际市场油价,逐渐构建稳定的跨区价差之后,在最近的半年时间内开始逐渐在原油市场反映中国市场的供需现状。数据显示白天交易时段SC市场成交量开始逐步增长,对应中国市场对油价的观点也开始在白天交易时段影响到国际原油市场走势。数据显示全球原油期货市场在亚洲交易时段成交明显增加,尤其是布伦特市场成交占比在我国推出SC原油期货之后,亚洲交易时段占比增加了50%。可以说INE原油期货已经开始逐步将中国原油产业观点传达到了国际市场,中国因素在原油市场的声音越来越引起全球投资者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