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年以上期货市场和农产品研究经验,研究覆盖油脂油料、生猪、食糖、玉米、棉花等,先后获得“高级分析师(白糖)”、“最佳农产品分析师”等称号。熟悉基本面研究方法,擅长数据分析,发现市场交易机会,成功捕捉到2011年糖价见顶,2013年糖价底部,2016年豆类大涨,2018年豆粕反转等重要行情转折。目前负责油脂油料期货及生猪研究与分析。
策略摘要
.端午节前豆粕期货主力合约大幅下跌,我们判断,这恰恰是市场砸出的黄金坑。6月12日夜盘豆粕市场增仓大涨,新一轮上涨或正在开启。
. 我们此前《饲料原料,否极泰来》和《豆粕喜迎“涨停”》中阐述了分析的逻辑,低库存+现货成交活跃+贸易战影响远期进口+美豆新作播种大幅延迟,以及绝对价格偏低,5个因素共同促成了豆粕本轮的上涨。
.目前,豆粕仍保持低库存,现货成交量略有回落,贸易战大概率还会延续;美豆播种窗口仍未关闭。美中西部天气是后市方向的关键。
.美豆中西部未来15天气象预测显示,降水略缓解,但温度大幅低于正常值。一方面,播种窗口关闭前美豆能否如期完成播种?另一方面,温度偏低,积温偏少可能影响美豆最终的产量。
.最新供需报告并未对美豆新作做太多调整,但这恰恰给后市留足了变数。也许全球大豆供需正在转变,也许黄金坑已现。毕竟机会是跌出来。
豆粕:端午前,豆粕期货主力合约最高上冲至3031。但之后大幅下跌,我们判断,这恰恰是市场砸出的黄金坑。我们此前专题《饲料原料,否极泰来》和《豆粕喜迎“涨停”》中阐述了分析的逻辑,目前看利多因素仍持续,可延续此前策略。
主要利多因素为:
1) 国内豆粕仍处于低库存
2) 豆粕现货周度成交量略回落,但累计成交同比仍大幅增长
3) 中美贸易关系预计难以缓解,大豆进口预期下降
4) 播种窗口所剩不多,美豆播种能否完成存疑
5) 美中西部降水缓解,但温度偏低,恐威胁美豆单产,殃及产量
策略:逢低布多。
风险因素:中美贸易关系正常化;美豆生长顺利;现货成交萎靡不振
二、供需报告里藏着哪些机会?
USDA6月供需报告中性偏空,但市场并未下跌。我们判断本次供需报告并没有体现美豆播种进度大幅落后的现实。市场仍在等待美豆播种面积尘埃落定。预计面积终值或不及预期,即面积同比降幅或超预期。显然这又是一个新的利多因素。随着这一利多因素被证实,短期震荡后,豆类市场有望借力上行。
具体来看,供需报告下调美国大豆旧作出口7500万蒲式耳,导致美豆新作期初库存、期末库存上调7500万蒲式耳。其他项目,如面积、单产、出口等均未做调整。数据显示,2019/20年度全球大豆年末库存预估1.1266亿吨(预测1.1299,前值1.1309)。美囯2018-19年度(旧作)大豆年末库存预估10.7亿蒲式耳(预测10.04,前值9.95)。美囯2019-20年度(新作)大豆年末库存预估10.45亿蒲式耳(预测9.83,前值9.7)。此外,2019-20年度(新作)巴西大豆产量预估1.23亿吨,阿根廷大豆产量预估5300万吨,均未做调整。
豆粕上涨面临的风险因素:中美贸易关系正常化,中国恢复对美豆的进口,国内豆粕供应充足,利空价格;美豆生长顺利,全球大豆供应宽松,国内豆粕价格受拖累;现货成交萎靡不振,豆粕价格疲软。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大宗内参。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