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对于市场来说是利好的事,今天看起来却又不未必是利好了。在价格连续涨了4个月达到如此高位之后,之前所有的利多逻辑都有可能发生改变。页岩油增产、俄罗斯退出减产、OPEC内部的博弈这些曾经的利多因素都在慢慢地发生质的改变。
一、OPEC整体减产不遗余力
原油价格的巨大涨幅,与OPEC不遗余力地减产密不可分。在最新一期的OPEC月报中,参与OPEC减产的主要产油国均表现良好。其中沙特在三月份原油产量继续大幅下滑,实现了其一直承诺的980万桶/天的预期,整体的减产执行率达到了惊人的262%。伊拉克也在三月份从负执行率一跃成为减产执行率为94%的国家,另外,阿联酋以及科威特的减产执行率也在不断上升。参与减产计划的产油国整体产量为2549.5万桶/天,较去年10月份原油产量下滑121.6万桶/天,较减产目标产量2591万桶/天多减产41.5万桶/天,综合减产执行率达到了152%!
进入2019年,美国原油产量在2019年第一季度出现明显的放缓迹象。2019年1—4月份,美国原油产量共增长50万桶/天,而去年同期,美国原油产量增长了103万桶/天。即使与去年10月份的原油产量做对比,美国也仅仅是增加100万桶/天的产量。
分地区来看,美国主要的三大原油产量地Bakken、Eagle Ford、Permian地区原油产量均出现一定程度的增长,但钻井数和新井产出效率却呈现不同格局。Bakken地区原油钻井数量维持在相对较低的位置,但新井产出数量却随着技术的进步在大幅增长。Eagle Ford地区钻井数量稳定,新井产出数量也相对稳定。Permian地区则呈现出钻井数不断增长且新井产出数量同步增长的态势。
所以从钻井平台的角度看原油产量,美国原油产量在2019年一季度呈现出增速放缓的态势,但随着近期价格回升,钻井平台数量已经从下跌状态回归到上涨的态势中,这将会是加快原油产量上涨的速度。所以正如开头所说,价格的绝对高位使得目前正在改变一些基本的变量,而这些变量将会大概率成为价格下跌的助推器。
在声势浩大的减产炒作之后,市场的主逻辑将会发生一定的变化。沙特承诺减产至980万桶/天,这个目标已经实现。而俄罗斯在高油价的作用下,减产的决心已经动摇,市场似乎又回到了去年5—8月份的怪圈之中。
回想去年5—8月份的行情,市场在减产的作用以及美国对伊朗制裁的担忧将油价推升到80美元/桶附近。接下来的行情,由于高油价导致的产油国减产动摇,市场始终没有重新找到利多因素支撑油价继续向上突破。而后,市场之所以能够顺利突破80美元/桶,靠的是中国需求的大幅增加,阿曼原油价格引领布伦特价格到达86美元/桶之上。随后高油价叠加伊朗产能退出,OPEC+产量开始大量涌向市场,市场暴跌开始。
目前的行情与去年相似,但亦有许多不同点:
1.由于伊朗问题已经反映在市场情绪之中,因此油价再到达80美元/桶可能困难重重。布伦特70美元/桶附近是OPEC+的理想价格,60美元/桶附近是美国的理想价格,因此75美元/桶附近或许是近期行情的极端高点。
2.伊朗豁免不会大幅利空油价。去年油价大跌,其中重要的原因是伊朗的豁免。当前阶段伊朗产量已经下滑到低位,美国制裁限制伊朗出口对于油价的冲击力将不及去年。
3.OPEC+产量将不会大量涌向市场。去年OPEC+之所以大量增产,与伊朗制裁有关。但就目前来看,OPEC将不会再犯去年的错误。而且OPEC+会议时间已经延迟到美国制裁伊朗的结果出来之后,因此OPEC+有足够的时间去缓慢调节市场供需。因此像去年那般的OPEC大量增产今年大概率不会出现,因此对于油价的利空作用不是很明显,整体的市场供需将会维持相对偏紧的局面。
整体而言,油价在当前的位置如果想要继续向上突破,需要市场继续有大量的产能退出,或者需求的强劲爆发带动油价上行,否则75美元/桶附近大概率将是顶部区间。但是OPEC+今年会更好的调控市场供需,因此市场大量过剩的局面也不大可能出现,油价在二季度大概率将维持振荡格局。
短期来看,在OPEC+减产到位之后,在中国社融数据公布之后,油价短时间内很难再找到向上突破的动力,此一轮价格上涨持续了近4个月,油价高位调整需求不断累积,市场对价格调整预期不断增强,后期操作策略仍当以防范油价回调风险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