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亚雄| 中信建投期货农产品(000061,股吧)部首席分析师
中信建投期货农产品首席分析师,重庆粮油协会专家库成员,曾担任花旗银行投资顾问,芝华数据、卓创资讯及多家上市公司讲师。2015年获得大商所全国饲料养殖组优秀研究员,2016、2017年分别获得和讯网、农产品期货网、期货日报的全国最佳农产品分析师称号。
石丽红 | 中信建投期货油脂研究员
中央财经大学本硕,现任中信建投期货油脂研究员,主要负责豆油、棕榈油及菜系品种的产业链研究,擅长基本面分析及跨期、跨品种套利。农产品期货网特约撰稿人,在期货日报、文华财经、和讯网、农产品期货网等主流媒体发表多篇文章,在和讯网和农产品期货网主办的2017年“第二届全国农产品分析师大赛”中获“优秀分析师”称号。
核心观点
. 全球菜籽生产较为集中,传统种植地区欧盟、加拿大、中国、印度产量占比超85%,但可供开土地面积的不足限制了其种植扩张。俄罗斯、乌克兰近些年在菜籽种植上崭露头角,外资介入农业令其非传统油料作物菜籽产量渐增,而因其拥有肥沃而辽阔的待垦土地,亦处于油籽种植黄金地带,菜籽种植具有很大的提升潜力。
. 2018/19年度全球菜籽预计减产二百多万吨,欧盟、加拿大及澳大利亚的减产幅度被印度、乌克兰及俄罗斯的菜籽增产部分抵消,或小幅推动全球菜籽及产品价格的上涨。
. 国内菜籽及菜油进口主要来源于加拿大,加菜籽产量及出口潜力与国内菜系品种走势息息相关。尽管如此,乌克兰、澳大利亚及欧盟等地区的产供需情况仍会较大影响全球供需平衡表,从而作用于国际菜籽价格及全球菜籽贸易,不可孤立分析。
.因菜油对压榨产出贡献率高,当前菜籽压榨的主要驱动仍是菜油。菜油主要用于食用消费,人口众多的中国、印度及农业不发达的日本、墨西哥均属此列,菜油用于生物柴油领域目前主要分布在欧盟及美国。
. 欧盟最新的可再生能源法案计划限制传统生物燃料消费,后期欧盟的菜油生柴用量趋势应是减少。而当前美国面临着新季大豆创纪录的产量及预期暴增的结转库存,豆油用于生物柴油的比例有所提高,将挤占部分菜油需求。总体来看,中长期菜油的生柴消费料无亮点,需求增长重心应放在食用方面。
重点关注:加拿大菜籽产情、澳大利亚菜籽产情、欧盟生柴需求
伴随着拍卖的持续推进,临储菜油去库存接近尾声,菜油进入市场化之年。在国产菜籽种植收益及积极性不佳的大背景下,临储缺失令投资者普遍看好菜油后市行情,但菜油上涨行情却迟迟未能启动,几次反弹犹如昙花一现。在此背景下,深入菜油产业链,研究作为上游的菜籽供需就显得十分必要。为此,我们准备了菜籽系列专题,将带领大家探索全球及各产区菜籽的产供需情况,以便于为未来的交易机会的到来提前做好准备。
一、全球菜籽种植 油菜籽是长日照作物,性喜冷凉或较温暖的气候,其生长发育期在日平均气温22℃以下完成,适宜生长的区域主要分布在30-60°纬度线之间,包括北半球的加拿大、欧盟、中国、印度、乌克兰、俄罗斯以及南半球的澳大利亚。
相比于大豆的高转基因应用率,全球转基因菜籽应用率仅在30%左右,主要分布于加拿大,美国及澳大利亚等地区亦有少量种植。2017年,全球转基因菜籽种植面积1020万公顷,较2016年增加19%,其中883万公顷转基因菜籽分布于加拿大。加拿大菜籽的转基因应用率在95%左右,美国达到100%,而澳大利亚仅在24%。
二、全球菜籽贸易
全球菜籽贸易受产量和需求的影响较大,伴随着近些年来全球菜籽产量和需求量的快速增加,其贸易规模也在不断扩大,从21世纪初的近400万吨快速扩张至当前的1600多万吨,翻了近4番。但相比于大豆1亿多吨及棕榈油近5000万吨的贸易量,全球菜籽贸易在油脂油料贸易中的体量相对偏小,这亦是菜籽及产品在油脂油料板块中定价偏弱的重要原因。
相比于菜籽一千五六万吨的年贸易量,全球菜油贸易规模更小,仅有四百多万吨。加拿大仍为全球最大出口国,出口的菜油大部分流向美国及中国,但两国的菜油用途有所区别:美国并无食用菜油的传统,但因运费及关税低廉,其利用加菜油生产生物柴油具有一定的成本优势,进口菜油多流向生柴领域;中国因人口众多,菜籽、菜油产不足需仍需进口弥补。从全球菜籽及菜油的贸易流向及规模来看,加菜籽产量及出口潜力对国内菜系品种盘面行情走势最为关键,但乌克兰、澳大利亚及欧盟等地区的产供需情况亦会较大影响全球供需平衡表,从而作用于国际菜籽价格及全球菜籽贸易,不可孤立分析。
三、全球菜籽压榨 对于菜籽主产国来说,收获的菜籽除了少量用于直接食用或饲用,主要流向出口、压榨领域。但从全球范畴来看,全球菜籽食用消费仅在数十万吨(印度咖喱中添加的香菜籽几乎是唯一食用用途),饲用消费仅在二百多万吨,压榨依然是其余近七千万吨菜籽的最终归宿,各国菜籽的国内消费与压榨基本等同。
在经历本世纪初较快的压榨增长后,近些年全球菜籽压榨增速明显放缓,主要受限于菜籽产量及菜油需求的放缓。根据USDA数据,欧盟、中国、加拿大及印度四大传统菜籽种植国的菜籽压榨占比超过80%,除此之外,亦有诸如日本、墨西哥等非主产国通过大量进口而位居菜籽压榨前列。
压榨后的菜油主要用于食用消费,人口众多的中国、印度及农业不发达的日本、墨西哥均属此列,菜油用于生物柴油领域目前主要分布在欧盟及美国。在经历前期的快速发展后,欧盟最新的可再生能源法案计划限制传统生物燃料消费,后期欧盟的菜油生柴用量趋势应是减少。而当前美国面临着新季大豆创纪录的产量及预期暴增的结转库存,豆油用于生物柴油的比例有所提高,将挤占部分菜油需求。总体来看,中长期菜油的生柴消费料无亮点,需求增长重心应放在食用方面。
四、总结 根据前文对全球菜籽种植、贸易及压榨情况的研究,可知:
1、全球菜籽生产较为集中,传统种植地区欧盟、加拿大、中国、印度产量占比超85%,但可供开土地面积的不足限制了其种植扩张。俄罗斯、乌克兰近些年在菜籽种植上崭露头角,外资介入农业令其非传统油料作物
菜籽产量渐增,而因其拥有肥沃而辽阔的待垦土地,亦处于油籽种植黄金地带,菜籽种植具有很大的提升潜力。
2、2018/19年度全球菜籽预计减产二百多万吨,欧盟、加拿大及澳大利亚的减产幅度被印度、乌克兰及俄罗斯的菜籽增产部分抵消,或小幅推动全球菜籽及产品价格的上涨。
3、国内菜籽及菜油进口主要来源于加拿大,加菜籽产量及出口潜力与国内菜系品种走势息息相关。尽管如此,乌克兰、澳大利亚及欧盟等地区的产供需情况仍会较大影响全球供需平衡表,从而作用于国际菜籽价格及全球菜籽贸易,不可孤立分析。
4、因菜油对压榨产出贡献率高,当前菜籽压榨的主要驱动仍是菜油。菜油主要用于食用消费,人口众多的中国、印度及农业不发达的日本、墨西哥均属此列,菜油用于生物柴油领域目前主要分布在欧盟及美国。
5、欧盟最新的可再生能源法案计划限制传统生物燃料消费,后期欧盟的菜油生柴用量趋势应是减少。而当前美国面临着新季大豆创纪录的产量及预期暴增的结转库存,豆油用于生物柴油的比例有所提高,将挤占部分菜油需求。总体来看,中长期菜油的生柴消费料无亮点,需求增长重心应放在食用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