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7月份全国169个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排名正式公布,唐山市继6月份排名榜尾之后,7月份再次垫底。此前唐山市政府对此事已有反应,上周末开始连续发布限产通知,各区也相继加大限产力度,而丰润区相关领导更是因治污不力被上级政府约谈。
2、污染减排攻坚战:效果不佳,是否还会继续
自7月20日以来,唐山市开始执行SO2、NO2、CO污染减排攻坚战,但从实际执行情况来看,效果并不理想。唐山在污染减排攻坚战期间SO2、NO2、CO三项指标的要求分别是25微克/立方米、45微克/立方米及2.5毫克/立方米。然而三项数据全部达标的仅12天,占比仅46.2%,不足一半,尤其是污染物SO2的排放,在过去的26天里SO2的排放始终维持高位,平均排放值达26.96微克/立方米,超过目标值25微克/立方米,超标排放天数达13天,占总天数的一半。近几天唐山接连出台更严厉的限产措施,局面开始有所改善,从整体走势看,SO2浓度有重心下移、窄幅收缩的趋势。
3、限产再次加码,影响到底有多大
近一周以来,唐山由于全国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排名的压力,下发限产通知多达6次,从公布的政策看,主要针对的还是烧结机、竖炉、石灰窑以及高炉,其中前面三项是铁矿石的人工造块的设备,主要影响入炉矿石的供给,但高炉限产的升级却直接影响到铁水的供应,进而影响钢坯及成材的价格。
(1)前期减排攻坚战中部分没有纳入限产名单中的高炉也要全面执行限产;
(2)前期减排攻坚战中限产比例低于50%的全部提升到50%。
按照这两点要求,我们进行了测算,古冶区铁水日均减产量由0.370万吨增加到了1.106万吨,增量0.736万吨,而丰南区日均减产量由0.825万吨增加到了3.087万吨,增量2.262万吨,二者合计增加2.998万吨,而此前根据我们测算整个唐山市减排攻坚战期间日均铁水减量5.350万吨,而这两项政策出台,限产增幅高达56.0%。
此外,这两项针对高炉的政策明确严禁以闷高炉代替停炉,要以扒炉的方式执行停产。要知道高炉是常年连续生产的冶炼炉,高炉正常运行过程中极少出现需要停炉扒炉的情况,除非是出现比较大的生产事故导致必须要扒炉大修或是炉体老化大修,正常情况都是采取休风闷炉的形式进行停产检修。高炉扒炉对钢厂来说不仅仅是资金成本,更重要的是时间成本和高炉运行风险成本。扒炉过程一般要半个月左右,一般包括准备工作、凉炉、扒炉施工等,而且高炉扒炉后恢复生产意味着要重新开炉,这对高炉运行来说风险很大,重新开炉点火后一般需要1周左右才能恢复正产指标生产,而烘炉的过程也是比较长的,有些高炉因开炉不顺甚至数月都不能恢复到正常指标,最顺利的开炉也要一周左右。
4、总结
在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排名和钢铁行业超低排放等多重压力之下,预计唐山近期的环保限产政策不会放松,同时新出台的政策在执行力度及执行方式上都会十分严格,唐山铁水的供应仍然会被持续压制,而进入9月份后旺季需求同时启动,成材价格预计还会有上涨空间。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美期大研究。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