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考察以“送雨”为始,以 “祈雨”结束。本周末东北再次普降大雨,令旱情再度缓解,月末预报仍有连续降雨,旱情或告一段落。在前一周旱情的炒作下,期货盘面一度突破前高走出新高点,旱情缓解后,玉米如果想再度上行只能寻找新的“炒作点”。
通过实地考察,证实东北的旱情确实相较于去年同期要严重,东北此次旱情受影响区域共3500万余亩,其中吉林地区受旱区域占比2/3。此次受干旱影响最为严重的也是吉林地区,受灾面积2300万余亩,总计,由于前期的旱情影响,出苗晚的地区由于生长期不足127天,新季玉米容重会偏低,水分偏高。产量肯定会造成一定的减少,即使雨水缓解旱情,也无法完全弥补。
从出苗情况来看,吉林地区的出苗率较差,预估在60—80%,而且传统的玉米主产地区公主岭、榆树等地也受旱严重。其次是辽宁地区,种植面积保持稳定,出苗率在80%。黑龙江地区出苗率在90+%。后续还需关注降雨,6月初再二次确认旱情是否缓解以及出苗情况。
从种植面积上看,虽然国家政策倾向鼓励改种大豆力度较大,但玉米主产区种植户基于种植习惯、种植收益以及补贴到位时效性等因素考量,仍然选择继续种植玉米居多,预估三省整体种植面积略增3-5%。黑龙江地区增幅最大,安达地区、大庆地区都有部分大豆种植区改回玉米。吉林地区保持稳定,部分杂粮区由于收益不佳,改种玉米面积增加,辽宁地区面积没有明显变化。
从种植成本来看: 种植成本上升,最为明显的为地主成本。今年的种植成本上升,地租上涨幅度较大,化肥等原料成本也同步上涨。据辽宁地区农民反映去年此区域租地成本在2000元/垧,今年地租可达到4000-5000元/垧。去年化肥采购为170-180元/袋,今年上涨到190-200 元/袋。种子价格平稳,维持在90元/10公斤。吉林省榆树地区今年租地成本5000-8000元/垧,去年租地成本2500元/垧,租地成本基本翻一番。
从种植技术上看,黑龙江由于人均占有土地面积较多,所以基本为大面积机械种植;吉林地区人均只有3-5亩地,所以种植相对分散,而且今年免耕技术应用的比较广泛,能降低种植成本同时提高土地的水分保有量;辽宁地区的种植习惯与吉林相似。
按照考察地区来看,详情如下
黑龙江省情况:
一、沿大庆地区国道行驶过程中沿途走访当地农户询问春播状况,经走访得知,春季以来该地区始终没有降雨,22日迎来播种以来第一场雨。该地区主要种植农作物为玉米和水稻,其中以玉米为主。农户反映,今年的玉米耕种面积没有大规模调减,当地玉米普遍为二等粮品级。当地玉米出苗率达到八成左右,个别地区出现缺苗、地块边缘未出苗状况,出苗高度大约3-5厘米左右。当地今年的租地价格较去年有所提升,平均每公顷上涨2000元左右,达到6500元/公顷;化肥价格为140元/袋左右,较去年上涨约20元。由于当地水源不足以满足水稻种植的需要,水稻耕种面积今年有部分调减。
甘南县当地以种植玉米为主。据农户反映今年天气持续干旱对当地播种热情有所影响,水稻种植面积占该地区三成左右;杂粮种植几乎没有。该地区去年的亩产不足1000斤/亩,玉米价格0.55-0.65元/斤不等,取决于农户销售时间点。周边玉米播种时间点基本都集中在四月末至五月上旬,出苗情况良好,出苗率均达到八成以上,平均缺苗率低于5%,沿途获知春季以来仅在谷雨时节雨水较充足,极个别区域需各家自行组织水浇地,水浇地所耗柴油成本8-10元/亩。该地区租地价格、种子、肥料价格均小幅上涨,种植成本平均达到10000元/垧。
总体来讲,黑龙江地区由于近日有中度降雨,土地出苗率达八成以上,租地价格上涨幅度30%左右,种子和肥料价格小幅上涨,整体种植成本增加,小部分水稻种植面积调减,玉米种植面积略有调增。
二、从哈尔滨出发一路向西北方向考察玉米种植区,沿途区域从第二积温带向第三积温带转变,气温也随之下降。考察区域普遍干旱,已经一个多月没有降雨,今日黑龙江地区普遍降雨旱情有所缓解。
从哈尔滨出发向绥化方向属于玉米种植区,处于第二积温带,此地区常年种植玉米无改种,种植面积没有变化,属于密植型种植,垄宽在70Cm,苗间距在出苗高度在5-8cm,出苗整齐但普遍不高,种植玉米品种生长期127天。今年的种植成本上升,地租上涨幅度较大,化肥等原料成本也同步上涨。据当地农民反映去年此区域租地成本在2000元/垧,今年地租可达到4000-5000元/垧。去年化肥采购为170-180元/袋,今年上涨到190-200 元/袋。种子价格平稳,维持在90元/10公斤。去年种植玉米享受补贴150元/亩,其中直补75 元/亩。去年玉米售价在0.56元/斤,每亩地收益在300元左右。
从绥化继续向西北方向,从第二积温带转化为第三积温带,途经安达—中国奶牛之乡,新建和改扩建贝因美(002570,股吧)等现代规模牧场7个,全市奶牛存栏22.2万,围绕“一带五十园”建设,辟建玉米高产创建示范园区151处,此地轮种,今年有部分地区改种回玉米。从玉米产区测量,垄宽在60Cm,出苗高度在15-17cm,出苗率在90%以上。据当地农民反映去年此区域租地成本在1000元/垧,今年地租可达到2000-3000元/垧。去年玉米售价在0.6元/斤,单产为1200-1300斤/亩。
总体来看,第一天考察哈尔滨西北部玉米种植区来看,出苗率在90%左右,农民在积极补种缺苗,苗高普遍在15-20cm。种植面积有增无减,种植成本有所提升,主要由于地租和化肥上涨,种子价格平稳。
吉林省地区:
一、玉米种植情况不佳,缺苗的情况时有发生,坡地出苗率不佳,干旱情况较为明显。进入扶余地区,水域沿线区域,水稻田有所增加。传统玉米种植期没有改种,面积变化不大。生长玉米进入四叶期,高度在8-10cm,出苗率在60-80%。
榆树地区属于玉米的重点产区同样处于干旱,种植方式出现双垄种植、免耕种植,免耕技术可以更加有效地保留水分,改善墒情,能够节省400-500元/垧成本。此地区正在抢在降雨后补种,如果再不出苗可能改种生长期较短的其他作物。玉米种子成本63元/6000粒,尿素和化肥成本为230-240元/袋,比去年略涨,正常年景单产为2.7万斤/垧,预估今年单产略降为2.5万斤/垧。榆树地区直补1900元/垧,二次直补2400元/垧,如果合作社种植大豆补贴在6000元/垧,农民种植大豆面积大于4垧,可获得补贴4000元/垧。今年租地成本5000-8000元/垧,去年租地成本2500元/垧,成本翻番。德惠地区达家沟处于轻度干旱,洼地还好,坡地出苗情况不佳。播种时间在4月27,风大偏干旱,实地测量垄距60cm,株距15-20cm,株高5-10cm,正常年景单产为2.2-2.3万斤/垧。
四平地区考察主要以实地测量和走访农民为主,考察点近10个。进入吉林省内免耕种植在多地出现,免耕技术可以更加有效地保留水分,改善墒情,所以在干旱的情况下免耕地块出苗情况更好,同时能够节省400-500元/垧的种植成本。经测量垄距60cm,株距20cm左右,株高5-10cm,出苗的基本进入四叶期。从出苗情况来看,由于地势不同出苗情况不同,岗地的出苗情况欠佳,某些地块由于前期没有做水基本没有出苗。平地和洼地的出苗率在80%,苗高在10-15cm.相比于去年,今年四平、公主岭、梨树地区的旱情更为严重。目前平均出苗率在60—80%区间。种植面积基本维持稳定没有变化。
从范家屯农民反映,此地区为传统玉米种植区,不打算改种。玉米种子化肥的种植成本基本没有变化,当地租地成本有所上升,去年租金5000元/垧,今年上涨到7000元/垧。正常年景单产为2.5万斤/垧,今年肯定会有所减产。当地的农业补贴直补1800-2000元/垧,粮补在2000-3000元/垧。去年以0.78元/斤价格卖给粮库。
二、吉林省主要考察白城地区周边,通榆县周边地区以玉米种植为主,少部分村屯以谷物及杂粮为主,该地区自四月份至今没有大规模降雨导致干旱,通榆县周边地区过半土地已播种完成,出苗情况各有差异,总体出苗率7成以上,从农户处了解到后期若持续干旱,剩余土地将播种早熟杂粮或大豆。白城东南部地区今年干旱程度较为严重,该地区去年玉米价格在0.7元/斤左右,但今年由于过度干旱导致近六成左右土地尚未播种,月底前若不能充足降雨,白城东南部地区农民种植压力将持续加大。
长岭县周边地区为玉米主产区,播种大都已完成,绝大部分由于干旱尚未出苗,农户排队使用水井为自家耕地喷灌,农户反映当地积温高于周边地区,生长期少于120天,今年部分农户不具备浇灌条件将改种其它品种诸如大豆、绿豆,但是对杂粮市场持悲观态度。同时今年种植成本增加,种肥价格都有小幅上涨,土地种植成本平均4000-5000元/垧左右。
总体来看吉林省白城地区仍以种植玉米为主,已种植地区出苗率较好,但由于干旱导致局部地区尚未播种,又可能转种早熟类杂粮,种植成本相应都有一定程度的增加,主要体现在租地价格部分,干旱情况较往年更为严重,种植结构会有小幅度改变。
辽宁地区情况:
从铁岭到昌图,整体出苗情况要好于吉林,此地区属于第一积温带,生长较快。采用宽窄垄种植方法,经测量垄距60cm,株距为15-18棵/5m,株高5-10cm,进入四叶期。苗高在15-20cm.此地区农民仍有余量,干粮用玉米篓子保管,玉米质量较好,仍然继续留粮待涨。农民反映:辽宁地区的粮食补贴没有吉林地区高,一批补贴在80-90元/亩,二批补贴再加上农机等补贴后供给在200元/亩。当地租地成本有所上升,去年租金5000元/垧,今年上涨到7500元/垧。即使一周内有有效降雨,农民认为也会减产10%,因为玉米的容重将下降。正常年景单产为2.2-2.3万斤/垧。
内蒙地区情况:
内蒙古地区主要调研阿荣旗及扎兰屯周边,阿荣旗地区降雨不足,部分土地种植情况不佳,存在缺苗现象。扎兰屯地区大部分农户由于天气干旱尚未播种,未来一周如果没有充足降雨将播种早熟大豆来挽回租地费用的损失。扎赉特旗地区大部分土地种植玉米,对大豆种植兴趣不高,相对玉米产量过低,租地价格每亩较去年上涨200元,种植补贴归种植者所有,同时,当地农户反映今年天气虽然干旱,但相较于去年还是可以接受。仅扎兰屯部分地区由于过于干旱尚未播种,水稻种植比例较小,天气干旱是影响今年出苗情况及种植成本的重要因素。
总体来看, 黑吉辽三省的旱情以吉林境内的较为严重,从出苗情况来看,吉林地区出苗率在60—80%,辽宁地区出苗率在80%,黑龙江地区出苗率在90+%,各地农民在一场降雨后都在积极补种,自运水浇地。从种植面积看,走访的地区变化不大,黑龙江明水地区部分大豆种植区改回玉米,吉林地区保持稳定,辽宁地区面积没有明显变化。后续还需关注降雨,6月初再二次确认旱情是否缓解以及出苗情况。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经济逻辑。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