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概述
大豆产区多地降雨过多造成新豆质量受损,且上市推迟,节后部分用量企业补库令需求增加,大豆出现阶段性供应紧张。随着天气开始逐渐变冷,鲜菜的价格开始逐步上涨,大豆需求开始修复,下游厂商补货需求上升,采购积极性有所改善,贸易商走货加快,支撑盘面上涨。
国储大豆拍卖火爆,计划拍卖的34729吨全部成交,成交均价4594元/吨,平均溢价115元/吨,这提振了市场信心,吸引资金大量流入,现货也是涨声一片。黑龙江地区粮食储备库发布收购国产大豆的公告为多头继续注入了信心。随着天气转冷,大豆市场消费需求逐步增加,部分大豆加工企业建库意愿强烈,以及近期国家高度重视粮食安全问题,港口进口大豆商检严格,出货受限,国产大豆市场份额增多,均给大豆市场提供利好。
在非转基因大豆市场,目前与东北国产大豆存在竞争关系的主要包括俄罗斯非转基因大豆和加拿大非转基因大豆。持续大量到港的进口大豆是转基因大豆,国产大豆定价权不会暂时不会受到进口大豆冲击。
最新的国家粮食储备库大豆收购价4400元/吨,奠定了国产豆的价格底部。东北新豆收购价出现一波回调后,当前毛粮主流收购价在4600-4700元之间,预计后市再度大跌可能性不大,整体基本面向好,粮源开始向产地商贩手中集中。中期还需看农户售粮心态及国储收购情况,如果农民惜售情绪浓,加上国储收购量若加大,均有可能继续推升大豆价格。策略上,建议采取逢低买入为主。
策略建议
一、汛期影响供应,需求开始回升
自今年8月份以来,东北、华北大部分地区进入汛期,降雨量多于往年,夹杂台风过境东北,部分大豆倒伏情况严重。豆一主力期价连续大幅上涨,为现货端提供了信心,现货端的报价接连上涨,激发了市场的做多热情。
从供给来看,南方大豆产区总产量下降已经相对确定,而东北地区在单产提升下虽然普遍存在增产预期,但是根据早期上市大豆来看,水分远远高于往年,优质大豆占比相对较小。另外,由于前期持续阴雨天气,东北产区大豆收割进度进展缓慢,大多农户忙于大豆抢收,且看好后市新粮行情,惜售情绪明显,促使贸易商提价收购新豆。贸易商随购随销,手中基本无库存累积,支撑国产大豆价格坚挺。
需求端,随着天气开始逐渐变冷,鲜菜的价格开始逐步上涨,大豆需求开始修复,下游厂商补货需求上升,采购积极性有所改善,贸易商走货加快,支撑盘面上涨。
二、国储拍卖火爆点燃市场做多情绪
在新豆陆续上市的背景下,10月15日节后国储第一次拍卖大豆,结果出人意料。中储粮计划拍37429吨大豆,成交率达100%,最低成交价4500元/吨,最高成交价4660元/吨,成交均价4594元/吨,平均溢价115元/吨,这也是7月16日之后时隔三个月国储大豆拍卖市场再度出现全部成交的盛况,颇为难得的“吸睛”又“吸金”,惊艳了农产品(000061,股吧)市场,提振大豆市场信心。巨量资金流入做多推动豆一期价乘风破浪录得连续三日大涨。
根据每日粮油收集到的最新消息显示,从本月22日开始,中储粮黑龙江各地直属库即将展开新年度的大豆收购工作。从目前了解到的价格信息来看,中储粮敦化直属库2.2元/斤、绥棱直属库2.19元/斤、北安直属库2.17元/斤、嫩江直属库2.16元/斤、大杨树直属库2.15元/斤(具体价格以官方公布为准)。
在质量要求方面,与地方收购要求为国产及俄罗斯非转基因大豆不同,中储粮各库均要求为国产非转基因大豆。
随着天气转冷,大豆市场消费需求逐步增加,加上市场对疫情二次侵袭的担忧,部分大豆加工企业建库意愿强烈,以及近期国家高度重视粮食安全问题,港口进口大豆商检严格,出货受限,国产大豆市场份额增多,均给大豆市场提供利好。
三、进口影响暂时有限
自今年东北新豆上市以来,收购价格持续走高,特别是近几日,各地抢粮现象明显。国产大豆市场在经过疫情的考验之后,大有消费崛起的势头。不过,在国产大豆消费火爆的同时,进口大豆今年的增速更为明显。来自海关总署的消息显示,9月份我国大豆进口数量为978.9万吨,同比增长19.4%,1-9月份大豆进口同比增长15.5%至7450万吨——按照当前进口速度,全年进口量有望逼近亿吨水平,此前我国大豆年最高进口量为2017年9550万吨。而在非转基因大豆市场,目前与东北国产大豆存在竞争关系的主要包括俄罗斯非转基因大豆和加拿大非转基因大豆。
持续大量到港的进口大豆是转基因大豆,主要是用于压榨豆油豆粕,国产大豆是非转基因大豆,主要是食用消费的,国产大豆定价权暂时不会受到进口大豆冲击。而俄罗斯等国的非转基因大豆的进口增加量有限。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自俄进口大豆87.12万吨,2019年进口量为73万吨,2020年1至8月累计进口49万吨,并且当前中俄大豆运输领域,特别是公路运输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限制了大豆贸易量,暂时不能撼动国产大豆的价格走向。
往年来看,我国每年从俄罗斯、加拿大、乌克兰等国进口非转基因大豆仅有70-80万吨,受政策影响,进口量即使增加,对我国1600-1700万吨的产量和高需求影响也是有限的,因此国产大豆走向主要还是看国内种植补贴政策和收储、抛储政策的影响。
四、结论与策略建议
最新的国家粮食储备库大豆收购价4400元/吨,奠定了国产豆的价格底部。受前期台风天气影响,今年收割进度较往年要慢,阶段性的供需紧张预期下东北地区新豆毛粮收购价曾一度涨至4900-5000元/吨附近,但过高的收购成本导致贸易商多处无利润状态,收购积极性减弱,东北新豆收购价出现一波回调行情,幅度在100-140元不等,当前毛粮主流收购价在4600-4700元之间,预计后市再度大跌可能性不大,整体基本面向好,粮源开始向产地商贩手中集中。
不过中期还需看农户售粮心态及国储收购情况,如果农民惜售情绪浓,加上国储收购量若加大,均有可能继续推升豆一价格。策略上,建议采取逢低买入为主。
国海良时期货陶公掘金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