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pop_ad { opacity: 0; }
(作者为程实和钱智俊,程实为中国工银国际研究部主管、首席经济学家、董事总经理;钱智俊为工银国际高级经济学家;本文仅代表其本人观点。)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2017年,在金融危机十年之际,全球金融风险取代复苏风险,再度成为全球经济的首要挑战。面对这一变局,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做出积极应对,将金融安全从技术层面上升至治国理政的战略层面,确立了“金融稳、经济稳;金融强、经济强”的发展目标。而这一目标的实现,不仅依靠监管框架的适时调整,也需要基础工具的锐意革新。
近日,中国工商银行董事长易会满提出,当务之急是建立“超级资产负债表”,以全视角、全覆盖、全口径的方式反映金融业运行状况和风险实质。基於国家金融安全视角,我们认为,这一前瞻性变革直击金融乱象的症结,有望以工具创新推动监管革新,进而对中国金融稳定发挥多维度的支持作用。
第一,为宏观审慎监管夯实微观基础。本轮危机连绵十载至今,推进构建现代金融监管框架,加强宏观审慎管理制度建设,已成为中国防范系统性风险的重中之重。2016年,央行正式确立宏观审慎评估体系(MPA),并进一步增强了对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端的监管。与之相匹配,金融业的微观审慎评估亦需要主动升级,为宏观审慎框架提供微观数据支持,提升宏观审慎监管和微观审慎监管的协同效应。遵循这一发展方向,金融业“超级资产负债表”的构建有望实现双重突破。
横向来看,MPA体系仅覆盖了银行系统,而“超级资产负债表”将监管范围由表内扩展至表外,由银行扩展至非银金融机构,进一步消除对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和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盲点。纵向来看,通过强化对金融机构资产负债关系的综合统计,有助於形成对金融交易和资金往来的全流程监控,理清底层资产、业务本质和风险实质,进而优化穿透式监管的实际效力。
第二,为主动防御风险提供政策工具。在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主动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着力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近年来,随着金融创新和金融业综合经营的加速推进,新型风险在资产管理市场不断积累。
一方面,资产透明度下降。由於资金链条拉长、嵌套层级增加,金融产品结构日趋复杂,底层资产难以穿透,不仅为不当关联交易提供了空间,更大幅增加对资金流向、资产规模、杠杆水平的监管难度,极易导致全局性风险误判。另一方面,风险交叉性增强。大量的交叉性金融产品呈现跨市场、跨行业特徵。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将产生多类型的风险,冲击多市场的金融机构,进而诱发系统性风险。这些特徵赋予金融风险更高的隐蔽性和传染性,对国家金融安全形成新的威胁。
针对这一重点领域风险,“超级资产负债表”根据“实质重于形式”原则,以实际权责为依据,将通过资管产品“出表”的项目重新纳入表内。这将对多层嵌套、功能异化、杠杆过度等金融乱象进行穿透识别,助力资管市场风险的主动防范和及时化解。
第三,为金融监管协调构建信息通道。近年来,金融业综合经营的蓬勃发展,与传统分业监管、机构监管产生内在矛盾,形成了监管空白、监管重叠和监管套利,是引致当前诸多金融乱象的根源之一。因此,维护国家金融安全,亟需加强金融监管协调、补齐监管短板,近期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的设立进一步明确了这一方向。
而作为金融监管协调的物质基础,监管信息互通渠道的完善正当其时,也是“超级资产负债表”的职能所在。首先,对金融机构资产负债表的监管扩展,能够实现对金融业务的统一会计核算、统一信息共享,为“一行三会”的穿透式监管提供信息交汇的载体,进而打破监管信息的部门隔阂,优化功能监管和行为监管的数据基础。其次,金融业综合统计的统筹与共享,能够推进对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金融控股公司的统筹监管,加速对同一业务的监管决策协调和监管标准统一,以填补监管漏洞、消除监管套利。
第四,为防范外部冲击打造预警系统。今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中指出,“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金融危机外溢性突显,国际金融风险点仍然不少”。在这一外部环境下,着眼于境外资产负债两端,中国金融业正在双向承压。其一,随着全球经济步入乱纪元,经济金融风险和地缘政治风险相互激化,黑天鹅风险和灰犀牛风险共生叠加,美欧等主要经济体的政策不确定性居高不下,长期威胁着中资金融机构的境外资产安全。其二,由於全球利益博弈不断加剧,针对中国经济和中资金融机构的评级偏误和刻板偏见持续高涨,亦会频繁冲击境外负债。
因此,中国金融业的境外资产和负债项目,已成为外部冲击向国内传递的潜在渠道,亟需通过“超级资产负债表”纳入动态监管体系。基於此,监管部门能够建立风险在线监测,不仅有利於尽早预警和处置外部冲击,亦能稳定发挥金融业对“一带一路”建设和中国经济“走出去”的引领作用。
第五,为金融改革深化进行制度护航。根据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精神,深化金融改革是促进经济与金融良性循环的根本动力,深化金融改革与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共同构成了金融工作的核心任务。因此,以国家金融安全为导向的监管创新,不应局限於防范系统性风险,还需兼顾推动金融改革和金融创新。
对於这一目标,“超级资产负债表”的改革将提供两方面的制度支持。一方面,中国金融改革清单明确,而改革次序更为重要。通过对金融业运行状况构建全视角、全覆盖、全口径的监测体系,能够最优化改革次序与时机的选择,最小化改革的机会成本,以金融效率的跃升撬动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进而以经济长周期复苏从根本上巩固金融安全。另一方面,中国金融创新活力充沛,但扩张无序而良莠不齐。基於资产负债表的穿透监管和监管协调,能够减少由监管套利驱动的“伪创新”,引导资源向服务实体经济的“真创新”流动,进而压缩金融空转并降低社会融资成本。
展望未来,构建“超级资产负债表”将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既涉及会计、统计、征信等领域的实践创新,又需要监管部门对市场进行观念引导。因此,在久久为功的过程中,四项技术性要点值得重视。
第一,充分发挥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先导作用。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在风险层面居於枢纽地位,在业务层面具有辐射效应。“超级资产负债表”的变革,需要在此类机构进行重点突破和率先实践,以此加快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并推动变革向全业务链、全市场的传递。
第二,准确把控监管改革的节奏和步序。资产负债表的监管拓展难以一蹴而就,应以现实风险问题为导向,以金融业务逻辑为脉络,按照重要性高低逐步增加表内项目。例如,针对现阶段国情,与资管产品、同业业务和境外投融资相关的项目应当优先入表。
第三,推广使用大数据监管技术。拓展后的资产负债表项目复杂、体量庞大,需要灵活运用大数据技术,在海量数据中挖掘逻辑关联,识别风险盲点和不当行为。并且,以此为切入点,逐步联通各监管部门的数据存量,打造共建共享的监管信息平台,提高监管协调的执行效率。第四,强化金融业“超级资产负债表”与中央、地方资产负债表的联系。随着供给侧改革进入攻坚阶段,此举有助於把握流动性风险的区域和结构分布,协调不同部门的“去杠杆”节奏,从而避免地方债务风险与金融市场风险的共振,阻断“债务-通缩”负向循环的产生。(完)
(整理 李文科; 审校 杨淑祯)
央行净投放近千亿:银行间流动性仍吃紧 下周续做MLF概率大
提供者 财联社 - 2021年1月29日
财联社(北京,记者 张晓翀)讯,经历了连续四日的净回笼,周五公开市场终于迎来央行大额净投放,但银行间流动性异常紧张局面未见明显缓解。业内人士预计,下周续做2月到期中期借贷便利(ML...
深圳房贷市场调查|总体平稳暂未有利率上浮计划 严格准入落实“房住不炒” 提供者 财联社 - 2021年1月29日财联社(北京,记者 姜樊)讯,财联社记者今日走访多家深圳地区银行发现,目前深圳地区房贷市场相对稳定,暂未出现利率上浮和停止放贷的情况。多家银行表示,暂时未有上浮利率的打算。而在贷款...
中金:龙光集团(03380)保持良好业绩增速 重申“买入”评级 提供者 智通财经 - 2021年1月29日智通财经APP获悉,著名投资银行中金公司最新研报指出,凭借稳健的推盘速度和优质的城市更新项目贡献,龙光集团(03380)将继续保持良好业绩增速,投资价值凸显。该行预期,龙光2021...
我们鼓励您使用评论,与用户沟通,共享您的观点并向作者及互相提问。 但是,为了获得有价值和期待的高水平评论,请注意以下标准:
保持关注及正确方向。 只发布与所讨论话题相关的材料。 保持尊重。 即使是负面的意见,也可以用积极的外交辞令进行组织。 用标准书写风格。 包括标点和大小写。 注: 评论中如有垃圾和/或促销信息和链接都将被删除。 避免亵渎、诽谤或人身攻击,对于作者或其他用户。 仅允许中文评论。垃圾邮件或滥发信息的肇事者都将被从网站删除并禁止以后进行注册,这由Investing.com自由决定。
我已经阅读Investing.com评论指南并同意所述条款。 我同意确定屏蔽%USER_NAME%?
如果屏蔽,您和%USER_NAME%都无法看到相互在Investing.com上发布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