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pop_ad { opacity: 0; }
如果把区块链行业写成故事,比特币世界就像是维斯特洛大陆,漫长的盛夏与凛冬交替,光神与寒神的魔法此消彼长,正如比特币的繁荣与衰败不断交替重复。
BCH(比特币现金)即将在本周三升级,出现在 BCH 网络上的大量匿名算力引起了众人的关注。匿名算力自2019年4月21日开始,截止目前共挖出了629个区块,累计 7,865.7 个BCH,Coinbase 信息从“boomboomboom”变成了“Satoshi Nakamoto”。这些匿名算力大约754P,占据 BCH 全网的32%。
没人知道这些算力来自哪里。
从下面的 BCH 算力走势图中,我们可以看出:匿名算力(图中灰色部分)伴随着 BCH 发展的整个过程,所占比重在不同阶段变化较大。
来源:coin.dance
其实,在%20BTC/BCH/BSV%20网络中都存在着匿名算力(如下图所示),不过,匿名算力在BCH的占比通常较其他两者更高些。
来源:coin.dance
隐匿算力的目的有很多种,比如为了隐私,不想公开挖BCH。这种算力往往很难说是友好还是敌对,但有一点可以确定,算力是逐利的,挖矿有成本,没人会干长期亏本的买卖。
所以,匿名算力切换到%20BCH%20挖矿,有可能在追逐更高的收益。根据5月12日数据,BCH%20的收益为2.02元/TH,高于%20BTC%20的1.88元/TH(数据来源:BTC.%20com)。
另一方面,匿名算力也有可能是根据过往走势,对%20BCH%20本次升级有所预期,因而提前加入也不得而知。
和算力匿名相对应的是,BCH%20的升级是明确的。每年的5月15日和11月15日,是%20BCH 固定的两次升级日期,也就是说,至今%20BCH%20已经完成了3次升级,而且即将迎来第4次升级。
01 BCH的那些升级故事2017年8月1日,BCH%20在比特币(BTC)区块高度478558执行硬分叉,删除了隔离见证,希望通过链上扩容的方式解决比特币系统中区块拥堵和手续费高等问题。
在当时,BCH%20的诞生轰动了整个行业,在随后的牛市中,它也一度占据过市值第二的位置,引发了当年随之而来的一连串分叉事件。此后,BCH%20通过硬分叉的方式进行了三次升级:
第一次升级发生在2017年11月,解决紧急难度调整(EDA)造成的出块紊乱。在紧急难度调整(EDA)机制下,如果当前区块的前6个区块出块时间大于12小时,PoW%20难度自动下调20%。
EDA%20解决了当时%20BCH%20出块困难的问题,同时催生了大量机枪池利用%20EDA%20在%20BTC%20与%20BCH%20之间的算力暴击来谋取利益。当时,逐利的算力从%20BTC%20撤走,一度让%20BTC%20网络产生了拥堵,同时%20BCH%20也因为这段时间的出块速度过快,未来会比%20BTC%20提前发生减半。
第二次级升级是在2018年5月,BCH%20将主链扩容到32M,添加或重新激活比特币脚本操作码(op代码)。
这次升级后,BCH%20诞生虫洞协议、SLP、Keoken等Token方案。
第三级升级则引起了轩然大波,澳本聪(CSW)坚持区块扩容到128M,并且对升级规则提出了不同的意见。
2018年11月15日,在距离%20BCH%20硬分叉还有两小时四十分钟时,澳本聪(CSW)所代表的%20SV%20算力一度达到了%20BCH%20全网算力的75%以上,但在真正分叉的一瞬间,Bitcoin.com%20空降的4E算力将这场“声势浩大”的战争带向了另一个方向。
在第三次升级中,BSV%20另起炉灶。
02 即将到来的第四次升级会带来什么?算力战虽然结束,但重放危机和算力战余波还是让%20BCH%20的币价跌入了历史冰点。不过,在行情之外,“社区依然在做事”,CTOR%20帮助%20BCH%20解决了区块传播瓶颈,致密区块(Compact%20Block)、极瘦区块(Xthin%20Block)、石墨烯(Graphene)以及%20Xthinner%20项目相继有所进展。混币工具%20CashShuffle%20正式上线,更多的版本的节点客户端相继问世。
2019年5月15日,BCH网络即将迎来第四次协议升级,当最近11个区块(MTP-11)的中值时间大于或等于UNIX%20时间戳%201557921600%20(即北京时间2019年5月15日20:00)时,BCH%20将根据此规范执行网络共识规则的升级,从下一个区块开始,这些共识规则的更改将生效:
启用%20Schnorr%20签名;
允许%20SegWit%20恢复;
目前,BCH%20与%20BTC%20都是使用椭圆曲线数字签名算法(ECDSA)来验证交易,一个输入需要一个签名,一个签名大约80字节,多个输入便产生了更多的矿工费。
Schnorr%20签名由德国数学家、密码学家%20Claus%20Schnorr%20提出。对比%20ECDSA,它具有多重签名聚合的优势,提高了多签交易的效率,节约储存的宽带资源,并且更具隐私性,没有延展性问题。
据说在创建比特币的早期,Schnorr%20签名是中本聪更理想的选择,但为了避免专利风险,才不得不退而求其次。
SegWit%20恢复这个规则容易让人误会成%20BCH%20将添加隔离见证,但实际是允许找回误发到隔离见证地址的%20BCH。
隔离见证的争议要追溯到%20BCH%20诞生之前。2015年12月%20BitcoinCore%20发布%20SegWit%20方案,通过把签名脚本从区块基本结构中分离出来,短暂缓解主链拥堵问题。由于此方案在扩容方面的争议性,遭到了部分开发团队和矿工的反对,BCH%20在诞生之初就不支持隔离见证,这也是%20BCH%20和%20BTC 的区别之一。
本次升级除了协议上的改进,BCH%20社区的“家族势力”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BitcoinABC%20和%20BitcoinUnlimited%20两大节点占有率份额趋于接近,新节点%20BCHD%20和%20Flowee%20也逐渐走进了%20BCH%20爱好者的视野。
4月24日,BU%20正式发布了%201.6.0.0%20版本的节点客户端,并更新了%20BCH%20在5月15日的升级内容。除了增加%20Schnorr%20签名和%20SegWit%20恢复,BU%20版本还更新了大量对石墨烯技术的相关优化和改进。
ABC%20与%20BU%20的渊源颇深,可以追溯到扩容之争上。在%20BitcoinClassic%20和%20BitcoinXT%20相继在与%20BitcoinCore%20的扩容之争中败北后,BitcoinUnlimited%20成为了扩容派新的领导者,获得了矿工集团的支持。但最终%20BU%20败了,无限区块的方案过于激进,以及开发能力受限,重大漏洞导致%2070%%20的%20BU%20节点遭到攻击,无限扩容方案以失败告终。BU%20方案的失败刺激了%20BitcoinABC%20的崛起,首席开发者%20Amaury%20Séchet%20曾就职于%20Facebook,同时他也是BitcoinUnlimited%20的成员。
BitcoinABC%20方案在最后时刻拯救了扩容派,在2017年让长达四年的扩容之争有了结果。在这之后,BitcoinUnlimited、BitcoinClassic、BitcoinXT%20相继参与了%20BCH%20的协议开发工作,BU%20也成为了%20BCH%20网络中仅次于%20ABC%20的第二大节点。
03 本次升级,BCH持有者们如何应对?经过多次升级的%20BCH,对潜在的算力威胁已有所准备:DAA%20会抑制%20BCH%20网络的算力波动,经过十个确认的区块将禁止重组;在5月15日升级后,旧版本的%20BCH%20网络还会自动添加重放保护。当%200.19%20版本激活后,0.18%20版本中添加的“自动重放保护”功能可以避免恶意挖旧链而产生危险的“毒糖果”,用户也无需为自己的资产安全感到担忧。
简单来说,就是本次升级不会产生新币,用户手里持有的%20BCH%20正常保管就好,不需要因为本次升级而做专门处理。
04 总结在这些升级故事中,匿名算力从不曾缺席,它们从何而来也许并不重要,对一个公链生态而言,算力客观上便已是BCH发展的参与者。
漫长的凛冬即将过去,人们已经嗅到了盛夏的气息,维斯特洛大陆的故事即将终结,加密货币的故事还在继续,未来依然充满了变数。
原创: 王宏利
来源:白话区块链声明:本文为作者投稿,文章有删减,内容不代表白话区块链立场,亦不构成任何投资意见或建议。
声明: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只供参考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