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pop_ad { opacity: 0; }
但DeFI世界第一批维权者,敲响了通往现实世界的大门,在他们的呼救下,DeFi的监管会比想象中到来得更早一些吗?
如何监管
一直以来,DeFi被赋予的美好愿景是普惠金融。“资本主义系统增加⼀直通过增加⼯⼈的收⼊以及改善他们的信⽤ ,将⾦钱⾃上⽽下渗透式地惠及他们 ,但现在这种过程已经不起作⽤了, 这就造成了资本主义系统机制的失灵。”桥水基金创始人Ray Dalio表示。而DeFi恰恰是弥补了传统金融“系统机制失灵”的不足,这里不需要审核和开户,甚至连KYC都不需要,人人都可享受DeFi服务。但是,就如上文所说的那样,DeFi因为缺乏监管,反而成为“监管套利”的投机场。所以DeFi该如何监管呢?或许DeFi可以对比互联网发展来看,互联网发展初期,有法律学者认为,代码规则会最终统治互联网。然而,随着时间推移,各国政府开始借助代码之治,维护互联网的法治,并且逐渐扩大控制范围。在分析如何规范互联网时,美国学者劳伦斯.莱斯格阐述了“悲点理论”,其描述了如何通过4种不同的机制来控制或影响个体行为:国家的制定法、社会规范、供求规律衍生的市场力量以及塑造物理及数字世界的架构。莱斯格的四种监管模式同样适用于区块链系统吗?《监管区块链:代码之治》里写道:即便是最自治的系统,也会受制于特定的力量和约束,因为区块链系统必须依赖为底层区块链网络提供支持的新型中介系统,而这些系统很容易受到监管。“这些系统必须依赖代码(或者体系结构),他们的运作方式最终取决于市场力量,并受制于社会规范。法律可以通过影响这三种力量来监管区块链技术。”法律、市场、架构和社会规范,就像区块链监管的四驾马车。以社会规范为例,2016年,The DAO被攻击之后,以太坊社区花了一个月时间,筹谋是否以及如何补救损失的提案,最后他们决定分叉以太坊,而不是诉诸外部监管。The DAO事件展现了社会规范对于区块链系统监管的关键作用。监管与创新
“妖怪已经从瓶子里跑出来了。”密码朋克的创始人之一蒂莫西.梅在一篇文章里说,没人任何力量可以阻止因加密技术发展导致的无政府主义的蔓延。DeFI协议从一开始就被设计成无需许可。理论上讲,任何国家和地区的任何人都可以在没有监管和合规性障碍的情况下访问DeFi协议。在DeFi社群里,很多人反对接受任何监管和法律,他们信奉无政府主义,要在DeFi上造出自己的乌托邦。无政府主义是件好事吗?劳伦斯.莱斯格曾警告:“政府消失时,取代它的不一定是天堂;政府走了,其他利益集团将取代它的位置。”此刻的DeFi世界宛如一座修罗场。“三不管”情况之下,DeFi成为“监管套利”的羊毛机。有人曾作出判断:大多数DeFi项目存在的唯一目的是监管套利。在现实世界,Compound和Aave可能需要一个银行执照,而Nexus Mutual可能需要保险执照,yearn.finance可能被视为非法运营的投资基金。MakerDAO中国区负责人潘超近日在社交平台表示,Yield Farming进入了第三篇章,从离岸美元到无监管证券,现在进入了高杠杆衍生品。“把无监管的CDS称作保险,问题很大。”而传统监管之所以存在,很大一部分目的是保护普通人,保障他们在金融活动中不会被剥削。有意思的是,区块链技术在很多方面将金融体系恢复到了历史起点——华尔街起初也是非正式和去中心化的。随着时间推移,华尔街为了应对金融危机,才逐渐开始中心化。缺乏监管同样阻止了DeFi的壮大。因为缺乏适当的监管框架,企业家和初创企业因为担心踏入禁区而止步不前。分布式资本合伙人沈波在一次会议中表示,目前的监管体系制度与开发式金融存在大量不兼容性,金融监管机制和开放式金融需要相互协调,才能让后者顺利成长,否则永远是在灰色地带发展。显然,DeFi的崛起已经被监管注意到了。正如美国SEC委员、“加密妈妈“Hester Peirce在月初接受采访时表示,DeFi虽然还处于初期阶段,但SEC已经开始注意到这一点,”我认为这将挑战我们的监管方式“。而金融创新一直存在的问题是:金融业应该受到哪些适度监管,同时又不伤害它对社会进步的促进作用?或许,DeFi最后将在在创新和监管的摇晃中蹒跚前行。参考资料:《监管区块链:代码之治》,Primavera De Filippi、Aaron Wright
本文链接:https://www.8btc.com/media/648448
转载请注明文章出处
声明: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只供参考之用。